“那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如何了。因此,今日之筵,大家无兴散了,林黛玉倒不觉得,倒是宝玉心中闷闷不乐,回至自己房中长吁短叹 ”
我是一个在聚会后半程看表就会感到一阵曲终人散的紧张的人,所以看到这段描写会心有戚戚,有的时候会想,宝玉宴席散去时大概也有林妹妹那样的焦虑吧,“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只是林妹妹比他更解构罢了。
一些关于年龄的细节挺有趣的。比如说有人会把20岁说成奔三,把30岁说成奔四。偶尔会想这种四舍五入一个亿算法的来源:或许我们害怕体内滴答作响的时钟,而这种把终点无限拉远的方法能够从某种角度上缓解焦虑吧 —— 哈哈哈哈你看跟39的人比我还年轻呢!然而话又说回来,39岁和31岁的区别在哪里呢?为什么一个手指数量决定的进制问题会让我们如此紧张?我猜,大概人类过于愚蠢,对时间的流逝毫无感觉,需要把时间用某一个特定的日期和数字标定才能意识到离衰老和死亡更进了一步吧。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哈德斯的仆人,意思满直白的,因为越来越觉得,冥王虽然生活在阴曹地府,我们的生活却不可避免的被死亡支配着。也包括游戏。例子大概不难找,比如健身。除了那个明显的例外,美国男政客(是的,性别刻板印象无处不在)的形象几乎跟健身房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奥巴马会安排他在伊利诺伊的私教来白宫给他上课。布什说他喜欢跑步,福奇也曾经是个跑步者,Beto O’rouke 喜欢跑步接受采访,用气喘吁吁的记者来展示他的健康。而这种对健康体魄的追求大概又和对死亡的恐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Paul Ryan自述里有提到他少年时候在家发现父亲的尸体让他从此以后沉迷健身房。拜登团队经常用他对Peleton自行车的热爱来回应对他健康状况的质疑,也会经常听到家长前辈的教导 —— 要珍惜身体,不然老了后悔就来不及了。体检,人体工学和饮食结构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 卡路里,嘌呤,升糖指数,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对衰老死亡的反抗是密切相连的。
然而再完善保养的机器也有自然的使用寿命,给这样的努力染上了一点西西弗斯式的色彩。到底为什么我们要努力延迟一个不可避免的结局呢?或许是对未竟事业的野心,害怕“出师未捷身先死”?然而我越来越怀疑,如果生活没有终点,我们真的会做同样的事情吗?考虑到拖延症的严重性,很难相信自己到时候不去再旅游一次,去把没有追完的番追完,去读个不一样的专业,总之把实现梦想的事情推后到9012年再去实现。
所以与其说是想做什么事情,不如说是害怕选择消失吧。就好像毕业或者旅游打卡一样,知道你还有机会尝试的时候,大概不会要一份全套的鸡蛋灌饼冒着胃病的风险把自己吃撑。但是你再不吃以后就没机会吃了怎么办?有的时候会觉得做这样的选择有点像大学里安排课程表 —— 因为可能一门课你毕业前不会再开了,所以你决定修掉它以防后悔。
然而课程表排得再满,大概也会有安放不下的课程。所以会想追逐某种意义上的生命延续。在自建网站的社区里,一个永远的热门话题是“如果你遭遇意外/去世,你的个人网站/NAS要怎么转交给伴侣/子女”。似乎知道自己的网站在身后仍然会存在,会给自己带来某些意义上的解脱似的。类似的,一个单身者/丁克家庭常常面临的质疑是“等你老了怎么办” —— 你看,死亡甚至规训着我们的繁衍,至于这种规训是社会的还是生理的,就不得而知了。
这个时候就会觉得Coco是一部很深刻的电影,以及人真的很自信 —— 其实,又有谁能保证后人记得你是谁呢。
不如举杯自嘲的笑一笑罢,作为凡人,真的很难不怕死呢。